預約課程還可獲贈免費的學習復習診斷
小學語文需掌握事項:掌握規(guī)律 抓住要點 提高能力
(一)標點符號
[知識要點]
(1)綜合運用學過的常用標點:句號、問號、嘆號、逗號、頓號、冒號、引號、省略號、書名號。
(2)認識分號。
[難點與對策]
(1)句號和逗號的區(qū)分。句號和逗號使用的頻率較高,錯誤也較多。一是句逗不分,二是“一逗到底”。對策首先是讓孩子明白標點符號的重要性。(葉圣陶先生說過:“標點很要緊。一個人標點不大會用,說明他語言不夠清楚。”)再者是讓孩子弄懂,“陳述句末尾的停頓,用句號。”
(2)某些標點行文時的規(guī)范寫法。本來,只要懂得正確運用標點符號就行了。但是,由于行文時不注意規(guī)范的寫法,也會影響標點符號作用的發(fā)揮。因此,必須引起我們的重視。不規(guī)范的寫法:①誤把句號、問號、嘆號、逗號、頓號、冒號等“點號”加在一行之首;②把引號、書名號等“標號”的前一半寫在一行之末,或把它們的后一半加在一行之首。
對策是說明規(guī)范使用標點的意義,讓孩子在使用中形成習慣。
[典型例題分析]
給下面一段話加上標點。(為便于教師使用,下文加了標點)
據(jù)《羊城晚報》報道:遼寧的一位農(nóng)業(yè)技術員花了近20年時間,精心嫁接出一棵“奇樹”。此樹竟能在不同時間,結出50個不同品種的水果。僅蘋果就有“國光”、“紅富士”、“北斗”、“金冠”……10多個品種。
[給一段話加標點,對小孩子來說是件難事。要化難為易,激發(fā)他們的興趣是有效手段之一。為此,筆者特意找了一則有關“奇樹”栽培的消息。這段不長的話里,要求孩子綜合運用6種標點,有一定難度。比如“報道”之后該用冒號,還是逗號;對所羅列的幾個品種的蘋果的名稱,孩子有可能誤用書名號;且品名之間仍按老規(guī)矩加頓號。]
(二)閱讀
[知識要點]
(1)閱讀程度適合的文章。
、倌苷_地給文章劃分段落,概括段意,列小標題。
、谀芾斫、概括文章的主要內(nèi)容,領會有一定內(nèi)涵的詞句,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,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,并有自己的見解。
、勰茴I悟文章的思路和表達方法。
(2)能正確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讀課文。其他文章稍作準備,即能正確流利地朗讀。默讀速度不少于300字/分鐘。能背誦學過或讀過的喜愛的優(yōu)秀詩文(包括教材所指定的課文)。
(3)學會瀏覽,能根據(jù)需要通過圖書館等渠道收集各種資料。培養(yǎng)課外閱讀的良好習慣,每年不少于50萬字。逐步培養(yǎng)自讀書筆記的習慣。
[難點與對策]
(1)給文章分段,寫段意。要學會較合理地分段,就要教給孩子一定的規(guī)律:一是確定分段的依據(jù)(按事情發(fā)展順序、按時間的推移等等);二是找出標志,它們可能是文章的標題,一些表示時間、地點、方位的名詞、總起句、總結句、過渡句段等等。要寫段意,可抓住以下三原則:抓準重點,概括要點,精簡語言,概括段意的方法主要有:歸并各節(jié)意思,摘取中心句、總起句、總結句、過渡句等略加修改。我們應該注意,分段和寫段意都不是閱讀的目的,只是理解文章的一種手段而已。
(2)概括文章中心思想,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。我們可以通過復習一些重點課文,同時精選一些既符合訓練要求,又能激發(fā)孩子興趣的短文進行綜合訓練,讓孩子自己總結出體會作者思想感情、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。以記事為主的文章,可以抓主要事件分析,通過事情的起因、經(jīng)過和結果,認識其思想意義;以寫人為主的文章,可以分析人物的外表與,體會人物的思想品質(zhì);寫景狀物的文章,可以抓住事物的特點概括中心。當然,都不要放過文章的標題和文章議論、抒情的句段。
(3)語文總復習很容易進入“耗時、重負、低效”的怪圈,在閱讀方面更是如此。我們應該在教給孩子一定學習方法后,多引導點撥,多變換角度和方式,讓孩子自己潛入浮出,自己獨立咀嚼、體會。不應該強求一致,教師更不可把自己的認識、結論強加給孩子。
小一至小五年級期末試題答案